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,
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:
成为一个监狱;
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:
成为一场滑稽戏。
拖延症再次爆发,6月7日看完书,结果到今天(7月20日)才写的笔记
久闻这本书的大名,也看到不少人在批评如今娱乐业以及消费主义乱象时,提到这本书,因而在年初的时候开始读,到6月初终于读完
¶媒介决定了信息的内容
在读《娱乐至死》之前,我总以为这本书讲的是人类发明了各位娱乐活动,如何一步步摧残自己的。读完后,我方才明白作者描述的格局远不止如此。
在书的前几个部分,波兹曼着重介绍信息传播媒介的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影响。
首先是以纸张和文字为代表的印刷时代
这个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对话的严肃和理性,作者从历史的角度,分析美国建国初期文化繁荣之原因,而印刷术,便是其中之一
这种情形产生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:殖民地美洲没出现文化贵族。阅读从来没有被视为上等人的活动,印刷品广泛传播在各类人群之中,从而形成了一种没有阶级之分的、生机勃勃的阅读文化。
而后是电报时代,在作者看来,这是对原本印刷术统治下语境的摧毁式打击:
信息的价值不再取决于其在社会和政治对策和行动中所起的作用,而是取决于它是否新奇有趣。电报把信息变成了一种商品,一种可以置用处或意义于不顾而进行买卖的东西。
到了20世纪后半叶,电视的出现,则将这种冲击进一步恶化,原本印刷术特有的思考与逻辑,在电视画面中被大大弱化,人们不在关注内容本身,而是关注于内容呈现的形式是否吸引人:
思考无法在电视上得到很好的表现,
在思考过程中,观众没有东西可看。思考不是表演艺术,而电视需要的是表演艺术。
¶互联网时代下的娱乐至死?
既然先前提到了,电视的普及让话术娱乐化,那么如今互联网的普及,又对这个时代的文化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?以下是我的一些想法:
首先,互联网下的信息,依然是以娱乐为主要导向的信息
作者在指出电视媒介弊端时,讽刺了那些企图将教育搬到电视上的教育工作者,虽然论证的过程并不严谨,但结论我十分赞同,即教育娱乐化意味着教育低效化。
把教育做成电视节目能否促进教育普及?如果是学前阶段,甚至是小学、初中阶段的教育,也许有些用,可是一旦涉及到高中以上阶段的教育内容,就很难实践。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知识难度的爬升,意味着掌握它需要更多的精力。学习基本的加减乘除,也许看一遍就能够掌握,而要真正理解高等数学中的求导、积分乃至微分方程,则非要通读几遍,做大量练习方能领悟(仅代表个人经验)。
在互联网中,不乏所谓的“3分钟学会xxx”,“5分钟看懂xxx”的视频或文章,然而这样的知识,往往不系统且不全面,依然拜托不了教育娱乐化向教育低效化的结局。若要说互联网对教育的贡献,在我看来,主要是电子书的出现,以及视频类网课的诞生,其中的优质内容,能够成为自学者获取知识的优质途径,然而仔细看他们的形式,还是文字与授课,还是那些传统的教育方式。
其次,互联网下的信息,比电视时代的更有侵略性
如今打开手机软件,打开电脑网页,广告的泛滥比电视更为严重。而更可怕的是,互联网时代的广告比电视时代的更精确、更吸引人。用户数据被互联网企业收集后,能够通过分析得出用户的需求和习惯。当我在某购物软件中搜索过某款手机,转手便在社交软件中刷到了这款手机的广告;当我在视频网站中看完了某个喜欢的娱乐视频,还没等我反应过来,就自动播放了同类型的视频,令我欲罢不能。这类现象,在这个时代如家常便饭般普遍。
我时刻警惕着身边的娱乐陷阱,却也一次次的沦陷。正因为如此,我希望能从《娱乐至死》这本书中,寻找一些解决方法,然而波兹曼似乎只发出了警告,未写具体的行动指南。